• 凝心聚力筑牢医院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路基

    凝心聚力筑牢医院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路基——记山东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烟台附院党委书记刘大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在担当为人民健康服务使命的实践中,要时刻关心百姓疾苦,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敢于担当,俯下身子做好每一件事,并团结凝聚全体职工之力,精勤创业,务实革新,为人民群众健康创造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烟台附院党委书记刘大华,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2018年1月,刘大华同志站到了新的起点上,担任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烟台附属医院是一所新建大学附属医院,极具特色的医疗资源整合模式、四海相融的医疗人才队伍结构,以及人脉相承、优越地理的浑然天成,让这所年轻的医院展翅欲飞。2018年是烟台附院建设发展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医院标准化建设进入提高凝练和最后冲刺阶段,刘大华同志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政治建院、文化强院、团结兴院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省属现代化学院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战略目标,以标准化建设为中心工作,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促进区域医疗跨越性发展,为提升区域人民群众就医水平实现了新突破。 政治建院,“红色引擎”助力医院发展   刘大华同志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利用政治理论上的优势,强化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不断提升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他引导全院干部职工牢固树立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把党的建设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他以党建促业务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优势,为医院的事业发展装上了动力强劲的 “红色引擎”。   抢抓机遇,示范引领。刘大华同志紧紧抓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围绕医养结合重大战略,主动对接相关工作。国家老年医学培训基地和烟台市老年病(医养结合)质控中心成功落户医院,为烟台市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坚持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刘大华同志深知临床教学是大学附属医院的职责之一,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力是省属大型公立医院的职责所在。他坚持“顶天立地”办院,使医院构筑了卓越医学人才和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力培养体系。他带领班子成员积极与驻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接,使医院成为烟台市唯一一家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工程承办单位,现已累计培训乡医 1920人次,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0人次,为烟台市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文化强院,打造有温度的家园式医院   医院文化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具有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强大作用。刘大华同志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引领,通过推进人文医院建设,打造有温度的医院,让医院真正成为“百姓就医首选 职工精神家园”。两年来,他先后指导相关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加深了职工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组织5.12国际护士节表彰会议、“放歌新时代 扬帆再出发”表彰大会、好医生好护士评选活动等,通过典型示范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围绕中心工作,设置“凝心聚力抓党建,强基固本促发展”为主题的党建宣传栏,开展主题鲜明的征文摄影比赛,为医院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2018年,医院荣获烟台市文明单位、第五届烟台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和《健康报》社联合表彰的优秀宣传团队奖和优秀院报奖;医院创作的微电影获得山东省卫计委微电影、摄影大赛一等奖。 团结兴院,引领医院发展新常态   2018年,医院迎来发展史上的首次“大检阅”———全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刘大华同志不断加强各级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认真落实医院各项决策,坚持走群众路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自觉加压奋进,以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三甲创建的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医院召开了标准化建设提高凝练阶段动员大会以来,他亲自带领内审专家组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到部门、下科室督导,持续改进提升工作,促使全院上下形成自觉加班加点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新常态,营造出了凝心聚力、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善做善成的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当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站在“三甲”新起点上,刘大华同志更是以坚定执著的信念,满腔热情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带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乘势而上,狠抓落实,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烟台附院 马 斌 张维萍)

  • 持续坚持八种思维助力学校事业新发展

    持续坚持八种思维助力学校事业新发展   今年暑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复旦大学暑期领导干部培训班,聆听了领导专家关于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管理等相关领域的辅导讲座,到一大会址等地接受了现场教育,激发了对学校事业发展和本职工作的一些粗浅思考。   当前,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纵深推进,思想观念与视野认识的提升拓展首当其冲。处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大潮当中,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化,实现学校各项事业有序快速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坚持“1345”办学方略和目标任务,构筑 “一优两特”发展布局,强基固本,发展特色;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滨医特色的医科大学发展之路;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管理系统运行和功能组合,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提升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开启现代医科大学建设新航程。笔者认为,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现各项工作的创新突破和有序高效,需要持续坚持八种思维。   一是坚持对标思维。对标就是坚持高标准,“见贤思齐”,主动确立学习标杆,对照先进的思想观念、管理措施,聚焦自身发展短板和不足,特别是在制约事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上,在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习借鉴和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汲取智慧,借力发展,以势如破竹的发展劲势,快速组织行动,形成工作的关键性突破。要坚持动态对标,不同的发展时期,对标不同的学习标杆,既不好高骛远,又能有效激励。要能够在对标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不足,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摸清家底,整体推进,形成有效发展合力。既要有整体的对标,又坚持具体领域的对标,用榜样的力量和成功的经验带动发展,用对标的力量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二是创新思维。无论是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宏观视角,还是在学科专业等具体的纬度,都需要立足现有资源和优势,大胆设想,科学求证,不断创新理念、手段和方法,在不断创新的量变基础上,达到质变的创造。诸如我校以高度的人道主义责任担当开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先河、内陆高校建立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以及有些高校在选择新上专业时,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补足本地高校的专业缺项和短板,顺利获得立项,等等。创新,需要坚持守正,做好继承;创新,需要审时度势,抓住消纵即逝的机遇,独辟蹊径;创新,呼唤担当,呼唤对事业的执著与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创新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地标新立异,胸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热忱,以创新促进发展,以创新引领进步,达到事业发展之目的。   三是物化思维。在高等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一些无形,比如教学方法、管理理念和经验、校园文化传统、发展特色和优势,等等。要实现这些无形的传承和发展,彰显优势和特色,促进交流互鉴,需要将无形用有形表现出来,固定下来。把口口相传的和只可意会的,变成说得出、看得见和摸得着的。这个过程就是物化的过程。特别是用来凝聚共识和行动的发展优势和特色,更需要物化。在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职责的过程中,工作物化的有效形式可以有:高层次的科研和教学平台、教材建设、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好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标准和做法,成果展示平台和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等等。特色优势彰显着事业的高度。我们要尽快实现优势、特色的细化凝练和物化建设,让物化的存在支撑优势特色;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行业建设的标准制定,掌握一定的建设话语权。   四是时空思维。推进事业发展必须将视野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考量。从历史的视角观察学校事业发展和布局,看待不同发展时期的表征及其原因,看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发展趋势,对比标杆院校在相同时期的发展逻辑和举措,探索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学科专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发展规律,为当前的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将这种“比较发展法”运用于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在时间的维度里,科学把握事业发展的规律,促进事业发展;在空间的维度,要了解当前的发展阶段对整个事业发展和目标实现意味着什么,如何应对这一时期的困难和瓶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政策环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位。坚持较好的时空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政策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和社会需求,加大开门办学、开门办专业、开门搞科研的力度,在融入社会中汲取发展的力量。   五是数据思维。规律往往隐藏于数据当中,数据思维是依据数据来思考,从而助力决策的思维方式。数据可以总结规律,也可以预测未来,指导工作,数据思维既是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方法论。工作会产生数据,管理也依靠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掌握家底,挖掘潜力,指导下一步工作。例如,掌握研究者的科研状况,就可以依据数据进行科研画像,了解他的研究成果学科分布,层次水平,了解成果合作和学科交叉情况等等。   六是矛盾思维。矛盾是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矛盾研判,明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把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发展千头万绪,要树立事业发展的矛盾思维,善于抓主要工作,抓住引领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找准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和关键点,用矛盾分析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支点”,撬动推进事业发展的杠杆。   七是问题思维。树立问题思维,就是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且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树立问题思维,不是发现问题后的退缩,更不是牢骚满腹,而是以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直面问题。坚持问题思维,努力解决问题,要坚持正确的立场,以服务学校事业长远发展、服务师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处理好长远与当前、个人与集体、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断化解事业发展路上的 “绊脚石”,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八是育人思维。落实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四个回归”,就要坚持“育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的职责使命所在,也是高等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然要求。坚持育人思维,就是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真正把大学当成“育人”的大熔炉,每个人都要为之“添把柴、加把火”。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任彦申曾说,教育就是用现有的人才培养人才。大学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应当发挥能动性和积极性,认真面对学生、教育学生,于细微处、于无声处润物育人。我们一边做好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工作,一方面也要做好管理思政,服务思政等各项工作,确保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事业发展,理念先行。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行为方式。除了上述的八种思维,现实工作中我们还运用着大局思维、科技思维等等各种思维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实践,促进着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学习和自我修炼,铸就坚定的思想政治品格,注重理念更新和工作创新,不断强化制度改革,促进工作流程的科学、规范和顺畅,助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为学校事业新发展再添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