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是对您最好的概括

    未了情 十年记联,你在我的心头“家”是对您最好的概括   您尚且年幼,不过才10岁学童般的模样;您藏龙卧虎,培养的精英学子早已遍布祖国南北;天涯闯荡,您是游子们经风沐雨后的避寒港湾,更是联络亲情的通信符。   2008年夏,拿着录取通知书的我,步入了梦想中的滨医校园,虽没有苍天古树之庇荫,却也有海风阵阵、楼宇清新之生机和希望。校园广播台的纳新,让我第一次走进了宣传阵营,那时的广播台办公地点刚刚从旧教学楼四层的小黑屋搬进行政楼的16层“豪宅”,我们则是入住16层的第一家住户。是年十一月,校党委宣传部为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更好发挥宣传优势,在记者节的特殊日子,成立了滨州医学院记者联合会,这在全国高校社团中也是不多见的。就这样,我也有幸成为记联诞生的见证者。自此一缘,我在记联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参与了从第一届到第五届记联的成长,这份独享的荣幸,也成为我人生成长的宝贵财富。   记联之所以能像家一样,哪怕离开多久,都让人时时想念,时时想回去看望,是因为记联有着家一样的特质和精神。   记联的爱和暖:记联是党委宣传部指导下的学生团体组织,这样的指导部门或许会让大家感觉十分严肃,是的,宣传的性质是严肃务实的,而这里的老师却是有爱有暖的。无论是宣传部具有行政职务的领导还是记联团体中的学生负责人,在面对记联成员时,这里有的只是关心学生成长与生活的老师;与大家同甘共苦,一起工作的学长。在记联,考试成绩下滑是要 “罚站和面壁思过的”;在记联,没有“官本位”的思想土壤,每一个成员都是干事,都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在记联,每年都有自发组织的“双旦晚会”、记者节庆祝晚会,虽没有高大上的灯光舞台,却有精彩纷呈的各类自娱节目;在记联,为学生考研或工作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形势指导乃至后勤保障是记联老师们的一贯传统。正是这样的爱和暖,牵盼一生都不够。   记联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学校宣传的前沿阵地,从这里发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准确无误,这需要极大的责任心。一期校报的制作、一档节目的播出、一段视频的录制、一版宣传画册的出炉,都是记联学生在不耽误自身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或假日时间,加班加点赶制,同时要保证内容高质量,又要保证形式多样化。这样的工作历练,至今都让我清晰地记着,13楼电视台室透出的彻夜灯亮、14楼办公室连排电脑齐奋战的场景、16楼寒冬热水取暖的“窘境”……正是这样恍如昨日的一帧帧一幕幕,让每一个记联学子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勤劳扎实地奋进,取得人生的辉煌。   记联的平台和视野:从记联走出的学子,有现在知名的青年作家,有服务人民的政法公务员,有走进央视舞台的主持人,有潜心医学深造的医务工作者,各行各业,都散发着自己应有的光和热。一个能够为学生自身提供广阔平台和视野的团体,是真正有生命力、有发展力的团体。也正是这样的机会和氛围,吸引着每一届学生的加入,牵盼了每一届学生回家的心。离开记联的五年,从中山大学硕博连读到北京大学在读博士后,在每一个人生的节点,都有记联这个家的关心和关注。记联的每一个精神符号都深深地烙印在骨子里,伴我成长。   从2008到2018,奋斗在祖国南北的、一张张自信成功的学子的笑脸,就是您十年的完美答卷;他们时时刻刻期盼拥抱您的热忱之心,正是您十年来辛苦付出的最美见证。   作为一名记联的“老人”,无论是在广州求学,还是在北京工作,感恩玉龙老师、刘芳老师、徐彬老师在出差繁忙之余的暖心看望,倾心指导和殷切期望;也希望在自己未来的成长道路上,继续发扬记联的品质和精神,在恩师益友的关怀下,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曾任滨州医学院第三届记者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广播台台长。现为北京大学临床型博士后)   

  • 我记得,1301的灯总是亮着的

    未了情 十年记联,你在我的心头我记得,1301的灯总是亮着的   这篇文,写在18年研究生考试结束的晚上,于是我就想起当年的旺仔牛奶,听起来是不是不太顺理成章?那是刘芳老师送给即将奔赴考场的我和光哥的慰问品,窃以为当年考中也多半是因为讨了这个好彩头。   这篇文,是要写给10岁的记联,于是我就想起当年的杰哥,这件事听起来应该就水到渠成多了吧!那时候,记联5岁,杰哥他们要去见习。他说,大梅子啊,这里边儿有舍不得的情谊。   我记得,1301的灯总是亮着的。   刚进大学之时最擅长之事便是得空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词不达意,言不由衷,空中求实,所求太过,视线甚窄。某日深夜思过,顿觉罪孽深重,满身满心宿疾。所幸,电视台总是有人在的,只需进去看到他们,便豁然意解,沉疴顿愈。大抵,这个地方有一种推门即可获得幸福安定的魔力。   自然,也是学了很多东西的。跟着学姐做策划、写脚本,跟着采编学拍摄,也跟着翔叔知道一点剪辑的皮毛。还记得播音组的你们,工作认真,长得好看,声音又好听。不知道现在那儿是不是还有一本《新华字典》,威哥录新闻之前是会查字典的,这一点让当时的我心生敬仰。前几日带着学生拍了一个小宣传片,从脚本、台词到后期,学生竟夸我是个多面手。想来,当初写剧本被老师说主题不鲜明,然后熬夜返工的姑娘,也终不至于忝列门墙。   很想念当年的人们,想念当年的自己,更是想念那时候的时光,因为总是能做一些 “反正年纪轻轻,无妨无妨”的事。比如,电视台的人个个能唱,期末攻坚势必要去上道儿唱一次K的,清晨回来一起去二餐一楼吃个热气腾腾的早饭,感受人间美满,然后丝毫不耽误当天的考试拿第一。婧婧参加主持人大赛,大家给她出主意,全程陪伴。办公室欣姐做得一手好面,烟台下雪的时候,能吃上一小碗欣姐的面,胃里心里都暖和了。那时候真好啊,以至于现在回去看看当时写下的情愫,字字句句都是美好,印象里面都是笑。   后来,终于我也毕业了,高喊着毕业即胜利,成了学弟学妹们的老学姐。因为考上了研,就有即将踏上研途的孩子们来探路。很多都是未曾谋面的,但一说是记联的孩子,就觉得是家人,哪怕倾囊相授还觉不够。我记得许航,临近考研心态不稳,找我聊。虽然不曾见过面,但我大约还是跟他说了许多话,不知道管不管用。最后他去了中国科学院,姑且认为是有用的吧!   期间回了几次烟台,与刘芳老师坐下聊一聊天,做人做事,能通透不少。此生此间,得遇良师益友,实在值得庆幸。如今还是心疼她总是加班,只愿她好好吃饭,多多开心。   再后来,我来了烟台工作,却因为时间所囿,少回滨医。偶尔回去一次,逛了逛校园,去当时上课的旧楼坐了坐。想去电视台看看,走到1301门口,竟不敢推门进去了。只怕是摆设变样人陌生,尴尬而悻悻。但想来不进去看看,一定是会后悔的。站了半天索性还是敲了门,只有房甲老师在。去窗前的小圆桌那儿坐一坐,屋里的设备大抵还是当初的位置和样子,恍然间觉得一会儿,帅帅和小露就要下课过来了,感觉无比真切。   拿出手机拍了张照,又删了。一方面觉得拍的不好看,另一原因是想起卡夫卡说,我的照片在你的办公桌上有什么用!与其做一个遥远的情人,我不如在你的工厂做一个守夜人。   是啊,若是想念,不如就回来看看,反正离得不远,真押韵!   这篇文,写在刚刚过去的冬至日。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定要在一年将尽的时候独饮独酌,然后碎嘴地写些什么。今年是我毕业工作的第一年,尝试了几次想写点东西,终于去泰山脚下出差学习的晚上,洋洋洒洒完成近万字的《2018年学生工作总结》,领导阅后,说写太多了。   想起毕业之时,听人说,离开大学后的日子多苦少甜很冗长。这时才发现,过来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啊!   停笔,突然有点想唱首歌,转念又觉今年的生活终是不够美满,以致音缺调残,非要鬼哭狼嚎起来,莫不是背山起楼,焚琴煮鹤,终不为美。   但我是记得的,1301的灯总是亮着,忧佳相随,风雨无悔。匆匆数年,终是心头好。   (作者曾任滨州医学院第五届记者联合会电视台策划部部长,现就职山东工商学院)

  • 虞美人 恭贺记联十周年

    未了情 十年记联,你在我的心头虞美人 恭贺记联十周年 新毫玉管书红橡,素墨描纱帐。 爱怜记者又经年,总是月中清梦作红颜。 珠玑撰自心中义,光影芸芸记。 录求时代敢昭彰,便教笔尖风雨亦担当。    注:“笔尖风雨”,语出杜甫诗“落笔惊风雨”。 (作者曾任滨州医学院第六届记者联合会校报部副部长,现为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