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来自战地前线的“精神大餐”

医学生更要认识我们的敌人

期次:第11期    作者:烟台附院 李 燕   查看:101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出发时的悲壮,到达时的窒息,培训时的玩命认真,实战时的紧张压力,收获感谢时的激动,痛失队友时的心痛,这些穿心入肺的真情感受,像钉子一样牢牢锲入了我的人生。在疫区,护理是一线中的一线,承担了多种角色。我们是护士,执行医生的医嘱;是护理员,发饭、喂饭,协助大小便任劳任怨;是修理工,修理马桶、水龙头样样都能行;是心理咨询师,安抚患者疗愈他们内心的焦虑;是快递员,患者与家属的物资交流均由我们完成传递;是卫生员,病房卫生、垃圾处理均要动手来维护……很荣幸我是这其中的一员。
  同时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与病毒斗争的过程中,期待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今天我想让更多人特别是医学生,认识我们的敌人。
  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
  与流感、普通感冒的区别:三者的病原体不同。普通感冒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无明显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上呼吸道症状较重,但全身表现较轻;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急,会出现高热、咽喉痛、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新冠肺炎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肺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治疗:卧床休息、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的热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检测生命体征,注意氧饱和度变化,有无低氧血症,必要时经鼻高流量吸氧、无创或者有创机械通气等。给予抗病毒药物,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危重症患者除了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和中医治疗等等。
  日常防护:最重要的有七条: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少去公共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正确使用化学消毒用品;健康监测与就医;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最后,把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既然选择,就时刻准备着……本文选编自李燕的主题报告 《新冠防护 你知我知》
+